转变发展方式 做好优势转化文章
 2015-08-28 10:21:02

  ●全市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3%,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3%

  ●五大骨干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6.0%

我市重点企业保持平稳增长。图为建安公司生产车间抓紧生产赶订单

  日前,据市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高出全省2.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位,实现了平稳增长;工业投资增长11.4%,高出全省8.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三位;技改投资增长58.2%,高出全省50.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二位。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面对市场不景气、企业生产积极性降低、企业投资意愿不足等不利因素,1-7月,我市工业经济何以实现了平稳增长?工业经济运行有何亮点?

  企业爬坡上行

  保持平稳增长

  零部件生产加工及装配车间内,金属相互撞击发出的哐当声不绝于耳,全速运转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上焊花飞溅,满载物料的叉车穿梭其间。

  上减壳、压内圈环、测量、减装配、检测、上架……在生产后桥的车间,数字化装配件流水生产线上,一套套后桥陆续下线。

  车间门外,成品后桥被整齐地码放上架,一辆辆叉车正将包装好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装上运输车,发往全国各地。

  这是7月初,记者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以下简称建安公司)看到的场景。

  “1-7月,公司主营业收入完成年度计划的61.2%,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42%,实现了平稳发展。”据建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国经济和中国汽车产业下行压力持续增大,面对微车市场大幅下滑的不利形势,建安公司抢抓轿车市场机遇,积极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轿车市场的增长弥补了微车市场下滑的不足,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建安公司的发展状态,正是我市73户重点和成长型企业的缩影。”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为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我市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预警预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好影响灾后重建和工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和突出矛盾,抓好中央、省、市政策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工业发展资金、留存电扶持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做好困难帮扶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控和跟踪。

  多点发力,重点和成长型企业在艰难中爬坡上行。统计数据显示:1-7月,全市49户重点企业和24户成长型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3%,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3%。其中:49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8%,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2.6%。

  五大骨干产业

  支撑作用显著

  在荥经烈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6栋橘色厂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园区核心企业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名微晶)的厂房。

  闻不到异味、看不到灰尘、听不到噪音……走进生产车间,花岗石的固体废料放上生产线,经过全电熔压延法技术,摇身一变成为了晶莹剔透的微晶玻璃装饰板材。

  “我们的产品是压延微晶玻璃材料,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和绿色建材产品,通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综合能耗仅为传统工艺的1/3,且可以解决装饰材料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生态的影响。”一名微晶总经理秦小平介绍,微晶玻璃是一种绿色健康的高端家装建材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畅销全国。

  “现在我们有3条生产线,年产150万平米;还有两条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投产。”秦小平说,一名微晶正在开辟一条原料生态、产品环保、生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新路。

  就在一名微晶销售额不断突破的同时,我市中雅科技、百图、六方星群等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同样持续保持着满负荷生产状态。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将生态、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转化成产业、经济优势,大力发展骨干和特色产业,在原有“3+1”产业的基础上,划分出清洁能源、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骨干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茶叶加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碲铋金属合金及晶体材料、精细化工六大特色产业,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1-7月,五大骨干产业实现产值293.1亿元,增长8.9%,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6.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长8.6个百分点。

最新杂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