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态优势打造雅安生态旅游升级版
 2015-07-23 15:27:09

 

       人物名片:李明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四川省文艺家评论协会主席。

  7月骄阳似火,雅安灾后恢复重建步伐仍旧紧锣密鼓。细数730个日夜,无数雅安人、援建者为重建灾后幸福美丽新家园而挥洒汗水,筑梦前行。

  在成都市,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明泉也在关注着雅安灾后恢复重建,并多次踏上雅安大地,为我市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缘雅安

  19年关注不间断

  李明泉与雅安结缘,得追溯到19年前。1996年春天,成雅高速公路尚未开建,李明泉和友人驾车到名山区蒙顶山游玩。

  “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蒙顶山茶,爱上了生态绝佳的雅安。”在接下来的19年里,李明泉成了雅安的常客,雅安的8个县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虽然有着好生态,但交通太差了。这里是民族走廊,又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却没有发挥出交通优势。”一开始,雅安的交通给李明泉的印象并不好。不过,这两年,雅安的变化让他直呼“惊讶”,“石棉孟获城的生态保存得很好,先锋乡松林藏寨就像一个江南水乡;荥经的砂器、微晶玻璃等产业很有特色;汉源九襄就是一个大果园;名山的茶园、茶产业发展更加规范……”

  打生态牌

  探索全新发展路径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雅安被列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但生态文化旅游如何融合发展,全国都在探索。

  今年第十一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召开之际,成都、雅安、眉山、乐山、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八个市州的代表,就构建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共同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出《共同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雅安共识》。

  李明泉坦言,雅安不仅是在为自己探索新发展路径,也是为西部,乃至为全国探索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雅安要打好重建牌,必须抓住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优势,先行先试,特别是在政策上、创新上、实践上出成果,对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开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

  新村旅游

  与都市生活形成反差

  灾后恢复重建,雅安全面建成232个新村聚居点,涌现出一批如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新村、石棉县挖角乡七里坝新村、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等一三产业互促、农旅融合的旅游新村。

  “白伙、余家、庙圷等新村聚居点,我感觉在全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算得上高水准。”对震后雅安新村兴起的乡村旅游产业,李明泉给出很高的评价,“第一,这些新村的硬件设施都很先进、现代化;第二,这里的配套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建成;第三,这些新村居住者都是原住民,我们能在这里找到雅安乡村文化的特色生活方式。”

  去年,前往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参观时,李明泉遇到一户村民办喜宴,由此感受到乡村的“土”味。“乡村生活本来就与城市生活不同,乡村旅游就该把乡村的文化、民俗、生活方式展现出来,与都市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对雅安新村的下一步旅游发展,李明泉提出自己的思路。

  在新村经营管理上,李明泉对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水景家园”推出的“乡村休闲度假联盟”给予好评。

  灾后重建,庙圷村村民除自家居住外都有1-2间房屋空闲,通过“乡村休闲度假联盟”,村民把多余的房间拿出来入股,交给旅游公司统一经营。李明泉认为,这是乡村旅游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上档升级,这一形式改变了传统休闲农业、传统休闲度假、农家乐的经营方式,是农家乐的升级版、现代版,是当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解决灾后产村一体发展的好探索。

  记者 李丽

最新杂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