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风:发掘特色文化 践行生态发展(下)
 2014-12-29 16:30:18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报道(王海霞 王风云):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共同创造的,也特别容易形成一定范围的共鸣。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认同,也是文化消费很重要的基础。“再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得依托于脚下的土地;再有有如神助的灵感,也离不开自己的环境。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就是希望引导创意工作者关注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文化部文化产业巡视员孙若风在接受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采访时说道。

特色文化产业进入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主流

孔子讲过一句话,叫:礼失而求诸野。意思是说“礼”在朝廷里、在都市里消失了,那么我们到乡间去寻找它。当代的社会有很多也是这个情况,有很多传统的东西,在现代都市里消逝了一些,当然现代都市当中也有一些传统文化,这一点不可否认。孙若风表示,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也有很多特色文化产业,像现在浙江、江苏非遗文化保护还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还是在中西部,一方面那里保留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他们的优势主要就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我们也希望各地的文化产业业态更丰富一些,结构更合理一些。实际情况就是特色文化产业应该是他们的主导,我们也希望他们以特色文化产业为主导,去丰富其他的文化产业业态。

“农民一家一户的传承,时至今日,这种方式仍然是主体。无论是大型特色文化企业还是一家一户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它都应该尽可能的纳入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入现代文化产业框架,在流通销售的环节一定要进入市场。农民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广西、云南的农民采取了合作社的形式,农户+合作社+公司来面对市场,这样有利于一家一户的农民准确把握市场的信息,建立跟市场的联系,而且也可以提升农民议价的能力。此外,政府也做了很多扶持的工作,比如在苏州镇湖的苏绣,据说那里有8000位绣娘,镇湖政府采取‘建设一条街,建立一个馆,一个中心’,用这些平台,集中把这几千位绣娘的作品集中推向市场。又比如吴桥杂技,在当地是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玩杂技,人人会一手’。特色文化产业的特点是这个技艺就是他们手边的东西,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当地政府想办法把这个事情推广出去,于是搞了吴桥杂技节,现在已经很成规模了,慢慢形成了国际性的杂技盛会,实际上是一个展示交易的平台。另外,政府还搞了杂技博物馆、杂技展示园等等,种种办法,来帮助当地从事杂技产业的农民能够进入市场。”



[next]

文化部重点项目:让更多企业受益

在谈到今年还有哪些重点项目在推进落实中时,孙若风说:“今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还有一个重点项目,是面向全国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库。全国各地有不少的企业,也得益于这个项目的支持,明年和后年,我们还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我们也希望无论东南西北,有尽可能多的企业能够受到中央的支持。项目采取逐层申报的方法,中央文资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已经达到50亿元,这个是国家级的支持,另外还有一些省份,也有部分经费。另一个重点项目是我们正在谋划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项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型海上丝绸之路总体目标,我们文化产业是其中应有之义,我们正在积极的谋划这方面的工作。从全国来看,这项工作的推出有一个过程,我们很高兴看到,在丝绸之路沿线,他们都已经动起来了,在积极的开展这项工作。实际上,我们采取的政策,有一些手段还是希望形成一个导向,让全社会来关注,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让人回归本性

特色文化产业实际上体现了人的本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通常是通过手工制作的,手工制作的产品人就有一种亲切感,人是需要动手的,机械机器当然有先进的地方,手工制作能够传递很多很丰富的信息。特色文化产业一方面是有个性的。越是个性的,就越是世界的。个性之间,又体现出人类共同的东西,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其中包括各地资源禀赋、地气、环境的影响,又能引起人的一些共鸣。既相互区别又能引起共鸣,就是今天文化消费的基础,也是创意者能够产生灵感的基础。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让人越来越回归到人的本性。对于农民能够达到裕民、富民、乐民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让人觉得生活有趣味、有意义,让人生活在诗意的世界当中,有这些积极的作用。我们也意识到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有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即便是再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是依附于土地上;再有如神助的灵感,也是来源于生活。这个生活有可能是传统文化,也可能是来自我们现实的生产操作,但这种生产和生活也都是被传统文化所浸润的。

最新杂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