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退休老教师茅笛从2008年起,收集资料、实地考察,耗时7年时间,行程两万多公里,不辞劳苦,著书立说,宣传生态文明,出版了15万字的《文明的觉醒――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一书,形成了集社会、经济、人文、伦理、文学艺术、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多学科交叉的生态文明体系,得到业内人士的推崇和赞誉。 茅笛老师热爱大自然,不畏险阻,一个人行走在平原山川高原峡谷,徒步考察的求学精神,被称之为“当代徐霞客”,而他的人生追求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跨越12个省市行程2万公里探索生态文明 “土地面积不断萎缩,山体植被遭到人为破坏,河流被污染,雾霾扑面,气候反常,人类未来该怎么办?正是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我开始思考研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并付诸实践。”今年61岁的退休老教师茅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瘦干练,快人快语,长期的野外考察,风吹日晒,使他肤色呈古铜色,同时也锻炼了他的体魄和毅力。 说起自己进行生态文明研究考察、著书立说的初衷,他坦言,首先这和他地理教师的职业密不可分;其次,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的一名理事,多年来他热心公益事业,经常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而对他触动最大的是,他无意间发现自己昔日去过的一些平原河流山川草原仿佛一夜间变得满目苍痍垃圾遍地,挖山毁林,污染环境,他感到非常心痛,而人们意识里无视自然环境,对生态文明的蔑视更让他感到痛心疾首,经过长期的思考他决定构建生态文明学术体系,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热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为子孙后代保留一方干净纯洁清新美丽的沃土。 从2008年起,年过五旬的茅笛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一个人背着行囊,自费到陕西省内的榆林、延安、韩城、合阳、千阳、陇县、凤翔等地实地考察,收集资料;随后,又到上海、江苏、合肥、海南、内蒙古、福州、沈阳、长春、兰州、青海、新疆等地,一边讲学宣教,一边考察比对,行程两万多公里,写下了10本40多万字的考察笔记。每到一处,他都到现场拍照,找当地群众了解此地的山水风貌、地理构造,环境污染前的状况和污染后的恶果,一一记录。 在新疆产棉区,他看到棉农们培植幼苗所用的塑料地膜遗留在荒野形成的“白色污染”,像棉絮一样随风飘舞;在江南水乡,看到昔日清澈的河流小溪,被小化肥厂、小造纸厂排出的废水污染, 腥臭刺鼻;在黄土高原,他看到开矿挖煤后,采煤区没有复耕,变成了一片荒原……这更坚定了他建立生态文明体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2年的构思谋篇,3年的实地考察,1年的查阅整理资料,1年的动笔写作,茅笛终于完成了15万字的《文明的觉醒――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一书,这时,他如释重负,自称:“此书完成,终生无悔。”平时不善饮酒的他,那天破例一下喝了半斤多酒,为他的“生态文明万里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代徐霞客”独特的人生体验 作为一名地理老师,为了实现“倡导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的梦想,自筹资金花费10多万元长途跋涉到野外实地考察,茅笛老师的行为,被同事和好友称之为“当代的徐霞客”。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不务正业,背后议论说“一个教书匠退休了,不在家里安享晚年,搞啥生态文明工程?有那心思还不如‘挖坑’‘搓麻’自得其乐,或者带着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操那份闲心干啥?” 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茅笛牢记古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不管别人怎么说,也不管工作多么劳累,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投入到自己的理想王国,废寝忘食。 茅笛平时外出考察像一个独行侠,从来不带助手,选定目标后,他乘车前往,背着行囊和干粮,孤独一人行走在大山深处、平原小径、草原的边缘……春天沉浸在鲜花绿草山清水秀的春光里,夏日顶着骄阳疾步前行锻炼体魄,秋天和农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每天早晨8点,他准时起床,吃过早餐,就开始进行工作,拍照留下资料照片,找当地的老年人讲述未污染前的地貌状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饿了啃几口面包,渴了喝几口山泉水。晚上,到老乡家的农舍借住一宿,把当天的所见所闻整理下来,收入“考察笔记”。当那些山民、牧民、农民听说他是为了保护环境倡导生态文明而来,不但不收借宿费,反而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拿出来热情招待他,有时免费为他当向导,让他深受感动。 “3年时间的实地考察,我不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过度开发所造成的危害,同时开阔了视野,体验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而且锻炼了身体和意志,尽管年过六旬,我身体的各个部位运动自如,无病无灾。”茅笛非常自豪地说,“这就是大自然给我的馈赠。” 呼吁给“生态文明”制定政策和法律保障 3月23日,记者到茅笛老师的书房、卧室兼工作间采访时,他恰好收到中国书籍出版社发来的“书籍印刷通知”,经过出版社编辑三审《文明的觉醒――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一书顺利过关,已正式交印刷厂开机付印。 据茅老师介绍,该书分八个章节,从引言“绿色生态文明模式是实现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始,阐述了农业文明的脚步、工业文明的代价、迷失的人类和人类的迷失、呼唤生态文明、生态伦理――文明的规则、生态经济――文明的构架范式、生态秩序――文明的人格、迈向生态文明构成等内容。 所谓绿色生态文明系统,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它由社会人文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统一构成,而其中社会系统的人文影响是整个系统最活跃的因素,是促进生态平衡,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核心。生态文明应该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互融合的一个体系,组成的生态文明系统工程。 在书中茅笛建议:建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检测、预报、评价体系;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自觉性,编写生态文明丛书,在中学、大学开设“生态文明”课程;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设立“生态文明”实验基地找出规律性的经验,总结推广;建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肖金成看完《文明的觉醒――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书稿,认为该书多视角地描述了当今社会生态文明的迷失和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方向,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脚步中总结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繁衍所必须遵守的铁律。作者提出把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时代来划分,更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承载内涵的厚重感。 肖金成先生称,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可见,茅笛老师的生态文明实践顺乎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难能可贵,值得学习推崇。文/图本报记者杨立
|